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第33节(2 / 2)


  宋建国坐在屋檐下,接过水,指了指对面的凳子:“坐,你这快两个月都没上工,就在家里忙活这些?”

  宋书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不是让叔为难了?我明天就去上工。”

  “现在不是农忙,少你一个也不少。”宋建国叹了口气,“你这事吧,叔本来是打算睁只眼闭只眼的,但不知被谁捅到了公社,今天杨书记找我谈话了。”

  宋书玉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让叔您为难了,杨书记怎么说?他要是怪罪您,我明儿就去公社向他请罪。”

  宋建国斜了她一眼:“有我在,还用你一个小丫头片子出去顶着啊。不是什么大事,他就说了两句,态度有些矛盾,前面像是责怪你们摆摊,后面……”

  他干脆将杨书记的话重复了一遍。

  宋书玉听完笑了,等了这么久,鱼儿总算是上钩了,就是这条大鱼有点傲娇,还在拿架子。

  “宋叔,今天真是太为难您了,我明天去公社向杨书记解释一番。”宋书玉笑眯眯地说。

  宋建国怕她吃亏:“算了吧,杨书记也没责怪你的意思。后面你收敛点,偶尔请一天假就行了,别这样长时间不上工,我就是想偏袒你也不好做得太明显。”

  宋书玉知道他是好心,但他明显没领会杨书记的真实意图。杨书记要是真有心怪罪他们,要打压他们这些做小买卖的,哪会说这么多啊。

  “宋叔,您放心吧,杨书记不会为难我的,说不定啊,这还是咱们的机会。宋叔,您跟我说说杨书记的为人,来历背景吧,免得我明天去见了杨书记不小心说错话。”

  宋建国有些头痛:“你这孩子真是太倔了,杨书记……”

  ……

  宋书玉不但询问了杨书记,还问了公社其他几名主要的干部的情况。

  宋建国本来是去提醒宋书玉收敛点的,最后变成了给她科普公社干部的情况和关系去了,走的时候他不放心地叮嘱了一番,让宋书玉别去公社,别往枪口上撞。

  宋书玉见他实在是担心,很想跟他说明实情,但转念一想,要是知道了,自己明天提条件的时候宋建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还不如不知道的好。

  晚上一家子吃饭时,宋书玉说了自己的计划:“妈,奶奶,我打算明天去公社摆摊。”

  刘桂芝纳闷地看着她:“不是说不在咱们公社摆摊的吗?你咋改主意了?”

  宋书玉笑盈盈地说:“以前不是想瞒着队里的人吗?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也没隐瞒的必要了,在哪里摆摊都一样,咱们公社还近一些。”

  这话挺有道理的,刘桂芝不再反对。

  第二天,宋书玉和谢铮一大早就去了公社。

  挑选摊位地址的时候,宋书玉特别选在了公社办公室的斜对面。

  谢铮不知道昨天宋建国来的事,觉得有些奇怪:“书玉,咱们要不换个地方?这里虽然人流量比较大,但毕竟在政府楼房对面。”

  “没事,哪里都一样,就这里吧。”宋书玉手脚麻利地把东西摆上。

  谢铮拗不过她,只好开始摆东西,但心里升起一种很怪异的感觉,总觉得从昨天突然说要到公社摆摊开始,书玉的反应就有些奇怪,但到底哪里奇怪,他又说不上来。

  在红旗公社的生意更火爆了,因为整个公社大部分人都听说过他们的事迹了,不用他们吆喝都一堆人围了上来。

  杨书记刚在办公室里坐下就发现对面马路上围了一群人,本以为一会儿就散了。哪晓得一个小时后,人不但没散,而且越来越多,挤得水泄不通的,异常热闹。

  他叫来前两年来的小干事:“小梁,外面是什么情况?”

  小梁刚去凑过热闹,因此知道得很清楚:“红云大队那个宋书玉在那摆地摊卖衣服呢,我刚才去买了一件背心,质量还真不错,只要1.5,不要票。”

  杨书记眯了眯眼,招了一下手:“把你买的背心给我看看。”

  小梁立即去隔壁办公室将背心拿了过来。

  杨书记展开一瞧,针脚细密,没有线头,缝得很好,再摸布料,跟供销社的也不差,不要票还便宜三毛钱,难怪卖得这么好呢。

  将背心递给小梁,杨书记的目光穿过窗户,落到街对面,这姑娘有点意思,昨天他找了宋建国,今天她就跑到公社门口来摆摊。

  杨书记放下笔,背着手出了门。

  小梁见状,连忙跟上来:“杨书记,您也要买背心吗?我去帮您排队吧。”

  杨书记摆手,饶有兴致地说:“不用,我去看看热闹。”

  他说是去看热闹还真是去看热闹了,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杨书记根本挤不进去,只能耐心地站在外围,观察周围买东西人。

  排了二十多分钟,杨书记总算是被挤到了最里面一层。

  他站在一个阿婆后面,不动声色地观察对面的两个年轻人。

  两人看起来还不到二十岁,非常年轻,但眼睛亮晶晶的,嘴角挂着笑,这么多人,语气也没丝毫的不耐烦,一一给顾客报价,算账,找钱,忙得满头大汗。

  在他们身上,杨书记看到了一种久违的拼劲,干劲。

  杨书记侧了侧身,站到侧面,把位置让给后面想买东西的人,自己就在一旁看着。

  这一站就是大半个小时,围着的人才逐渐减少。

  嗓子都喊破了的宋书玉总算有喘口气的功夫了。

  她拿着水杯猛灌了两口水,又招待了一个客人,找完钱后,目光总算落到了旁边的杨书记身上:“这位同志,想买背心还是衣服?”

  杨书记蹲下身,目光落到裤子上:“那件棕色的裤子怎么卖?”

  宋书玉笑着说:“这是灯绒芯的裤子,比较厚实保暖,价格要稍微贵一点,我们都卖6块一条的,您要是诚心要,那就5.5吧。”

  杨书记点点头,又指着另一件蓝色的外套说:“这件呢?”

  宋书玉又给他报了价格。

  他点点头,又问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