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被读心后我宠冠后宫第101节(1 / 2)





  她们这一生都被妙姑毁了。

  天衡帝听完这番话,心有所感,看了沉浸在自己情绪中的唐诗一眼,再次确定,她过去一定生活在一个祥和宁静的世界,所以她的心要比他们这些人柔软许多。

  如果能让她不这么恐惧他,他可以适当地对这些没有危害的弱女子网开一面。

  天衡帝缓缓开口:“派人剿匪,救出慧青的儿子。若一切皆如慧青所言,其是被强迫掳进云水庵的,那她在庵中所作所为皆情有可原,不必追究。若能寻得她家财物,原物归还,官府助其母子归家返乡。至于其余四名女尼,详细盘查,若主动跟妙姑勾结者从严处置,若是被骗被胁迫做了妙姑的帮凶,官府从轻处置。”

  果然,听到这话唐诗非常开心。

  【瓜瓜,看来皇帝有时候还是讲道理的,没那么可怕啊。】

  葛经义苦笑,这等细枝末节的事皇上以前可不会关心,今日这些人啊还真是托了福星姑奶奶的福。

  不过这些尼姑也都是苦命的女子。

  “是,微臣遵旨。”葛经义领命退下。

  他走后,鸿胪寺卿国兴贤又进了御书房。

  因为英国公受了伤,不方便出使东越国,因此天衡帝有意将此事交给鸿胪寺卿国兴贤来办,等出发时再从宗室中指派一名闲散王爷或世子同行压阵即可。

  天衡帝派人出使东越主要是想两国签订盟约,互不侵犯,以保南边边境太平。

  也只有东越无战事,天衡帝才能腾出手收拾傅家。

  国兴贤觉得此事有难度:“皇上,东越一直野心勃勃,屡次进犯我大雍南部,除非是将他们打怕了,否则议和一事恐怕很悬。”

  天衡帝道:“难也要试试,议和于两国有利,于百姓有利。东越国内肯定也有反对战争的一派,你们此去多接触这些人,最好能达成协议。”

  唐诗赞同。

  打仗这种事受苦的绝对是底层老百姓,而且两国实力悬殊不是特别大,谁也不能一口气就拿下对方,真打起来,肯定是一场持久战,最后谁也讨不了好。

  【瓜瓜,东越国有反战派吗?实力如何?】

  瓜瓜:【有,以南楚王羌跃和参判周礼为首,实力较之主战派要逊一筹。主要是南越国皇帝好战,一直想北上一统中原,建不世之伟业。】

  明白了,想青史留名嘛,可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条件。动不动就打仗,边关百姓刨了你家祖坟啊!

  唐诗感慨:【帝王的私心真可怕。以前我以为贪图享乐,好色淫乱已经很糟糕了,但对比之下,好像后者霍霍的人还少一点。】

  瓜瓜:【也不一定,历史上昏庸害得民不聊生灭国的也有。东越国的皇帝已经五十多岁了,老态龙钟的,现在就追求两件事,长生不老和攻下启州,往北推进,在死之前拿下启州。】

  唐诗啧啧:【都努力几十年了,一直失败,还不死心啊。要我说,国大人干脆带一堆道士去献给他算了,回头多给他炼点长生不老丹,让他早点嗝屁得了,省得三天两头想着打仗。】

  国兴贤听了这话不禁眼睛一亮,别说,这法子兴许还真行,古往今来追求长生死于丹道的可不少。

  “皇上,东越皇帝膝下有十几子,都已成年,此外还有南楚王等势力,若他突然暴毙,未来得及立下诏书,又或是诸皇子不认这诏书,东越国内必大乱,届时再也无暇侵扰我大雍启州等地。”

  天衡帝赞许地点头:“国大人此计甚妙,若越皇突然暴毙,再派人手在其国都散布流言,东越必乱,我大雍再派些人浑水摸鱼,扶持弱势的一方,南边边境可安十年。”

  国兴贤笑道:“皇上言之有理,届时不是咱们想签协定,而是他们求着咱们签订了。皇上微臣这就去寻些能助长生的药物和如花女子,到东越献给越皇。”

  就为一个目的,早点搞死越皇。

  唐诗听得瞠目结舌,她只想到了一步,皇帝跟国兴贤已经想到以后怎么悄悄在东越搅浑水了。

  【瓜瓜,玩政治的人心真脏。】

  瓜瓜:【好人当皇帝命不长。】

  也是,要皇帝也跟她一个样,心慈手软,连只鸡都不敢杀,估计早被人吞得骨头都不剩了。

  随后,天衡帝跟国兴贤商议了许久,全是出使东越的各项安排。

  唐诗听了一会儿就想打哈欠,感觉还是看葛经义破案更有意思,尤其是汪宏华这个倒霉蛋。

  她让瓜瓜给她现场直播。

  汪宏华和裴梓明两人挺精明的,知道云水庵的事瞒不住,他们俩这事爆出来肯定是妥妥的丑闻,不说同期疏远他们,只怕皇上也会责罚他们。

  所以一回京两人就四处托人找关系。

  汪宏华换了身衣服,打扮得人模狗样地就往张家赶,想去求张士昭帮他说说情,毕竟别的官员也没一个像张士昭对他这么上心。

  张士昭昨天回家气得一整天都没吃饭,心里恨死汪宏华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了。

  今天听说汪宏华还敢找上他家,他气得鼻子都歪了:“不见,打出去,以后这姓汪的过来,不用通报,直接打出去,咱们张家不接待这等伤风败俗,不知廉耻的东西。”

  他只庆幸还没来得及跟汪宏华定下婚约。

  管家按照他的交代,直接把汪宏华赶了出去。

  汪宏华不敢置信前阵子还对他和蔼可亲,愿意将女儿嫁给他的座师这么快就翻脸了。他还想磨一磨,可管家已经让人拿棍子了。

  汪宏华只得悻悻而去。

  张士昭这里走不通,他只得去寻求其他官员的帮助。

  可惜以往看在他是“准进士”的份上,朝中不少官员都会给他个面子,但今日这些官员却像是约好了似的,没一个肯见他的,不是推说不在就是说家中有客,今日没空。

  连续跑了四家,汪宏华意识到,自己沉迷尼姑庵数日这事只怕是已经宣扬了出去,所以这些人才不肯见他。

  他又气又怒,可又没辙,只能回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