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之炮灰首富早夭的小女儿回来了第91节(1 / 2)





  已经和苗秀秀说好,这周末就去钢厂那里看时国梁。趁着天气好,时国安又把给时国梁带来的被褥和做的棉衣鞋子之类的全都在院子里摊开晒了晒。

  等苗秀秀回来,一家四口就出发去了钢厂。本来林鹤轩嘱咐过他们,真是去哪里,就提前给他说,到时候他负责找车子。时国安虽然当时点头答应了,却从没有打过这样的电话——

  林大哥帮他已经够多了,时国安怎么好意思一直麻烦人。

  今天自然也是如此——

  早几天时国安就跟人打听了去钢厂的路线,在距离四合院不远的站牌那里乘坐101公交车,走两站路后再转车,总共换乘四次,就可以到钢厂了。

  “咱们今儿个过去,怕是国梁会吓一跳。”苗秀秀边帮着把要带去的东西叠好边道。

  “不会,”要见到快一年没见的兄弟了,时国安心情也是好得很,“我昨儿个给国梁打电话,说了咱们会去看他的事。”

  接到电话的时国梁直接懵了,开心的模样,真是隔着电话都能感觉到。

  “我估计那小子,夜里八成要睡不着了。”

  别看时国梁人高马大的,却最是个恋家的,刚来钢厂那会儿,一米八的汉子每次往家打个电话还会掉眼泪。

  时国安这次过来,特意带着一家人去城里拍了张全家福——

  当然,全家福里是没有时国梁的。就是为了让他想家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夫妻俩这边小声说着家长里短的话,那边时樱和时珩也都起来了——

  除了那句“给你”之外,时珩并没有再说过其他话。

  可饶是如此,全家人依旧开心的不得了。尤其时樱,简直爱上了数钱这件事,每次数完后,还会顶着时珩一开始懵懂到现在已经有了点无奈的眼神,一次次把红包塞给时珩,就为了听他那句“给你”。

  殊不知就是这个动作太过频繁,最后竟然让时珩养成了做事时,对于奖金什么的,一定会让旁人包成红包,然后巴巴的捧到时樱面前的龟毛习惯。

  “……应该再走不远就到钢厂了,”时国安从车上下来,摊开手里林樾给他画的路线图仔细辨认着。

  “那边应该就是。”苗秀秀忽然道。

  却是那边路口处,渐渐多了骑自行车的人,虽然看不清脸,却能瞧清楚他们身上穿着和时国梁寄过去的相片上一样的蓝色工装。

  “咱们赶紧过去,正好让国梁趁热吃。”来之前时国安特意做了时国梁爱吃的红烧肉,还熬了玉米碴子麦片粥,又有亲手包的包子,装得那叫一个满满当当。

  “好。”时国安边把肩上扛着的包裹紧了紧边嘱咐苗秀秀,“听说他们钢厂有好几万人呢,这会儿正是下班的时候,你看好俩孩子就成,其他交给我。”

  时樱一旁听着也是哭笑不得——

  无论是时珩,还是她,真的都不是小婴儿了,结果每次只要到人多的地方,爸爸铁定还会嘱咐一遍妈妈,让她看好自己和哥哥。

  正想着呢,苗秀秀已经拉住了她的手,又嘱咐她牵紧时珩的:

  “……就跟在妈妈后面,瞧着点儿路,别被自行车撞了……”

  于是乎,去往钢厂的这点儿路上,走在最前面扛着行李的时国安,手拉手小鸡仔似的被护在后面的苗秀秀以及时樱时珩,再次成了人群中的焦点——

  本来俩孩子颜值够高,已经足够吸引人视线了。再加上现在这造型,想要不让人看都难。

  “哎呦,你瞧那家人的模样,”刘敏正好也在下班的人流中,毫不意外的和其他人一样看到了这一幕,顿时就有些好笑,“这怎么瞧着就和没进过城的乡下人似的?”

  “说不定是有啥贵重东西?”和她一起的女工却有不同意见,“你瞧见那女的穿的棉衣没有,四角楼那儿就有卖,一件就得三四十呢!”

  这么贵的衣服,农村人可不会舍得买。

  “哎呦,这么贵啊!都赶上我一个月的工资了!”刘敏听得直咋舌——

  把一个月的工资全穿在身上,她可舍不得。

  “不止呢,”那女工明显是个懂行的,又盯上了苗秀秀穿的鞋子,“那双鞋子也不会便宜了,前几天你没瞧见咱们厂的李主任穿了一双,说是买下来,两张大团结都不够!”

  这么嘀嘀咕咕的对着苗秀秀评头论足,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那个看做事就和农村人,但穿着打扮却无比抢眼的女人,从头到脚的行头至少得七十块钱。

  “你说同样是女人,人家咋就这么命好呢?咱们挣得那点儿工资要顾着家顾着孩子花用,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那真是一分钱都不敢浪费……结果人家随随便便就能穿身上……”女工说着,难掩眼睛中的羡慕,说道一半又想起什么,“不过我穿不起,刘敏你还是穿得起的。”

  虽然刘敏嫁的苗文成也是他们钢厂的,可耐不住人家家里老人工资高啊。

  公婆虽然已经退休了,可一个退休前是工程师,另一个则是妇联的,退休工资不是一般的高。听说刘敏和苗文成挣的工资都不用往家里交,平常日常花销还有老两口贴补,日子过得滋润着呢。

  不想她不提这事还好,这么一说起苗家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刘敏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别说了,你不知道这几天,我都要气死了。”

  “你有什么可气的?又有人帮着照顾孩子,还有人给买各种吃的用的,这么好的日子,你还生气……啊,我知道了,又是和你那个农村的小姑有关?”

  两人关系好,刘敏有什么事也不瞒着她。这几天可不是镇日里念叨农村那个“没出息的小姑子”的事儿。

  “不是说还没有回来吗?”

  “是没有回来,”刘敏脸上满是讽刺,“可就是因为露个面又一直不肯回家,家里那俩老的简直都快疯了,尤其是我那婆婆……”

  从听说小姑子要回来了,老两口每天起来都会跑去大门口等着,偏偏那个小姑子其他方面不行,吊人胃口这边倒是拿捏的挺到位,就是不露面——

  一家人都清楚,廖姨肯定不会撒谎的。赵兴兰焦虑之下,还特意又跑去找了李绍振问了一遍。

  结果苗秀秀就是一直不出现。

  “是不是你那小姑子其实并没有想着回来啊?”女工提出了另一个看法。

  “怎么可能!”刘敏想也不想就给否定了,“在农村这么多年,她除了种地还会什么?会拖家带口的这么回来,不就是嫌农村太苦,活不下去了,才会这么灰溜溜的回来,想着靠娘家拉拔一把呢?而且还带着男人和孩子一起回来,要不是想着把户口落过来,我就跟你姓!”

  这两天因为家里气氛太过凝滞,刘敏心情不好之下,不时就会回娘家去。也把这件事跟娘家妈说了。他们家老太太也是个人精,当时就一拍大腿,跟刘敏说,真等这小姑子进家了,可也得小心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