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之炮灰首富早夭的小女儿回来了第54节(1 / 2)





  搪瓷缸和暖壶都是稀罕物,结果大嫂不但买了,还都是成双成对的?

  倒是时国平,知道今儿个是俩孩子去县里竞赛的日子,顿时就有了个猜测:

  “我猜猜,这是咱珩宝和樱宝的奖品吧?”

  “就是弟弟和妹妹的奖品。”时婷开心的朝着时国平举高手里的搪瓷缸。

  时老太太正好从房间里出来,闻言明显愣了一下:

  “你说啥?这暖壶和搪瓷缸,全都是奖品?”

  “嗯。”时婷点头,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奶你不知道,刚才刘校长特意把我们所有同学留下来开会,表扬弟弟和妹妹呢……弟弟妹妹今天去竞赛,全都拿了个特等奖!刘校长还说,弟弟的数学,是全省唯一一个满分,妹妹的作文,还会登在报纸上呢。”

  这句话一出,正小心翼翼的拿着搪瓷缸不住摩挲的时宗义惊得好险没把搪瓷缸给摔了:

  “啥子,上报纸?”

  上报纸?!说起来他们村最风光的人就是梁大成这个支书了。可即便是梁大成,可也没有上过报纸啊。结果现在孙女儿竟然要上报纸了?

  “哎呦,哎呦,那不是说,咱家要出个文曲星了?”

  放在过去,那可是光宗耀祖得去祠堂祭拜祖宗的大事啊。

  别说时宗义,就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时老太太,都被惊着了。二老激动之下,简直连觉都睡不着了。时宗义更是和烙烙饼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到最后,直接拉住老太太的手:

  “慧茹啊,我真是上辈子烧了高香,才能娶了你啊。”

  时老太太本名李慧茹,时宗义除非太激动,平日里根本很少这么亲昵的喊老太太的名字。

  老太太反手回握住时宗义:

  “是我该谢谢你才是……要不是你,我和国安,哪还能在这个世上啊……”

  不是时宗义把她救下来,早在几十年前,她就带着腹中的娃跳进水里一了百了了。

  老两口都激动成这样,那边儿时国安和苗秀秀有多开心更可想而知——

  女儿聪明伶俐他们自然清楚,却没想到儿子竟然也能长成有用的人。

  要知道本来按照时国安的设想,时珩能生活自理知道吃饭穿衣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结果娃竟然还能上学,上学了之后,还表现这么好。

  情绪太过激动,两人好险没当场哭出来。好容易控制住情绪,两人的视线却是再也舍不得从儿女身上移开。

  竟是等时樱和时珩都熟睡后,两人又悄悄起来,一回儿去女儿床前看看,一回儿再去儿子那边瞅瞅,不是老太太瞧他们这边几个房间这里灯不亮,那里就亮,奇怪之下,披着衣衫过来看,两人还乐此不疲的在两个房间里不停穿梭呢。

  梁大成第二天也闻讯赶来,围着俩孩子的奖品啧啧赞叹不已:

  “你说你们家俩娃是咋长的啊?”

  人长得精神就算了,还这么争气。

  “昨儿个我媳妇儿还说呢,我们家几个娃,有一个像珩宝或者樱宝,她就每天早上起来,都给菩萨磕三个头。”

  因为这件事,村里好多本来不想让孩子念书的也都动了心——

  搪瓷缸和茶瓶都是稀罕东西,结果人家去考试了一回,就轻轻松松拿回来了。还各拿回来两个。

  甚至作文写得好了,还能上报纸。

  反正娃在家也帮不了多大忙,真是去念书了,说不好也能得个这样的奖,或者也光宗耀祖一回呢?

  “对了,咱们樱宝写的东西,啥时候上报纸啊?”梁大成越说越激动,“哪天我去公社,正好给捎回来。”

  “说是会把报纸寄过来。”苗秀秀解释。

  “还是麻烦大成再多买几张捎回来。”一旁的老太太道。

  孙女儿写的东西,她可得好好留着。除此之外,老太太还想烧一张给前夫——

  前夫当初会想着出去,也是因为觉得那会儿国内形势不好,就想着先出去闯闯,也给他们母子找个出路,结果却是死于非命,连句话都没能留下。

  要是前夫地下有知,知道他有这么厉害的一对孙子孙女,应该也能瞑目了。

  “成,婶子你放心,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梁大成当即就答应了下来,更是之后只要去公社,就会先找人要一张市报看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天,又去公社开会时,梁大成还真在开会的地方找到了报纸。甚至会议室里不是一张,而是一摞。

  梁大成顿时惊喜不已,当时就决定,等开完会,就厚着脸皮跟公社领导多要几张。

  正寻思到时候该怎么说呢,就见公社书记姚林从外面进来。只不知知道是不是错觉,姚林的神情好像有些不好。还会不时的往他这边儿瞟上一眼。

  梁大成顿时就有些紧张,心说姚书记的模样,咋好像是他犯了啥事呢。可也不能啊,自问从做村支书以来,就兢兢业业的,一心扑在工作上,没做过啥损人利己的事儿啊。

  和他一样感觉的还有旁边坐着的尹寨村的支书尹茂林,趁着姚林往主席台上就坐的功夫,轻轻捣了下梁大成:

  “哎,梁支书,我咋瞧着姚书记今儿个有点儿不对劲啊……”

  总觉得姚书记正憋着一股邪火,那邪火还是冲他来的。

  “许是碰见了啥作难的事?”梁大成也是一头雾水。

  已经坐下来的姚林视线再一次扫过来,梁大成忙闭了嘴,正襟危坐。

  眼瞧着各村的支书也都到的差不多了,姚林随即吩咐工作人员,先把那摞报纸给挨个分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