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章(1 / 2)





  第四章

  昨日皇帝在大殿上说的话,一言九鼎,隔日就兑了现,清晨穆蓁眼睛还未睁开,便被皇帝叫去了御书房选画像。

  皇帝几乎是一夜未眠。

  穆蓁在大殿上对他的保证,他根本就没信,一直派人暗里看着,到了夜里听说太子和公主都去了城门,原本心已经凉了半截,岂料,人却回来了。

  不管是她真的放下了萧誉,还是其他原因,他定要在她来不及反应之前,彻底地将萧誉条路堵死。

  穆蓁进屋,皇帝正同内侍总管说着什么,见穆蓁来了,忙招手让她进去,“父皇答应你的,定会做到。”

  穆蓁还未想起来,他答应了自己什么,便见王总管转身捧了个托盘到她跟前,十来幅画卷用红绳相捆,整整齐齐地摆在了上面。

  穆蓁疑惑地看着皇帝。

  皇帝笑了笑,“你自己挑个满意的。”

  穆蓁又将目光落在那画像上,终于明白了父皇找她来是为何意。

  曾经的自己对萧誉的执念太深,父皇又怎会凭她的三言两语,轻易地相信她当真愿意放弃。

  若不是前世经历了那三年,她又何来的醒悟。

  穆蓁坐了下来。

  皇帝面上一喜,赶紧让王总管将画像搁到她案前。

  前世穆蓁眼里只有萧誉,拿王贵妃暗里损她的话来说,这天底下合着就那么个男人了。

  旁人根本入不了她眼。

  如今,倒还是头一回静下心来,去看除了萧誉之外的男子。

  皇帝知道萧誉有一副好皮囊,生怕穆蓁拿来做比较,画像上的人都是他精挑细选,无论是模样还是本事当属北凉一众青年才俊中,最顶尖的。

  十来副画像慢慢张开,最初的两三人穆蓁还能认识,勉强分出个高低来,越翻到后面越慢,上辈子,她一双眼睛就跟生在了萧誉身上一般,哪里去瞧过其他儿郎。

  后来又离开北凉三年,画像上的人,有些看着面熟,却一时想不起来到底是谁,一番看下来,便耽搁了时辰。

  皇帝也没催她。

  又怕自己这般盯着,穆蓁会害臊,便坐回御案前看着奏折慢慢的等。

  屋内正安静,门外宫人进来,对着王总管耳语了一阵,王总管犹豫了片刻,还是走到了皇帝面前,低声禀报,“陛下,赵大人来了。”

  皇帝闻言微怔。

  这才想了起来,昨日大理寺赵大人呈交案宗时,皇帝让他今日过来取,岂料案宗还未看完,便被穆蓁打断,跪在殿外求着要和亲,这一搁,彻底忘了个干净,好在已经过目了大半。

  皇帝赶紧翻出案宗,“让他先进来。”

  脚步声从外传来,穆蓁起初并没在意,一幅幅画像瞧得她眼花缭乱,突地听见那声,“臣参见陛下。”有几分耳熟,穆蓁才抬头。

  来人一身四品官服,身板挺直,眉清目秀,年纪瞧着也不过二十上下,脸上却有着超乎其年龄的沉稳,甚至有些刻板。

  这人她记得。

  赵坤。

  人称铁面判官。

  北凉的一群公子哥儿,没人不怵他,要是被他逮到把柄,不死也得脱一层皮。

  穆蓁记得很清楚,王家的三公子曾想搞他,还未来得及出手,赵坤先一步制人,让人给王三公子送了一封信,内容是揭发他偷拿王贵妃的首饰,送给了一位青楼姑娘。

  王三公子从那以后,见了他就躲。

  京城里的纨绔子弟,谁没几件见不得人的事,赵坤却犹如隐在黑暗里的一双眼睛,揪住了所有人的把柄。

  个个谈起他,皆是苦不堪言。

  穆蓁同他也有过一两回摩擦,是因为萧誉。

  前世在这北凉,只要有谁讨厌萧誉,她就讨厌谁,赵坤便是其中一位因讨厌萧誉,而被她讨厌的人。

  往日在一众排斥赵坤的京城官家子弟中,也算上了她一个。

  如今三年不见。

  倒突然有了几分故人的感觉。

  皇帝急着批阅案宗,随手给赵坤指了个座,“先等会儿。”

  赵坤并未落座,往边上移了移,离穆蓁不过两三步。

  穆蓁收回视线。

  过了一会,抬起头来,身子往前凑了凑,悄声唤道,“赵大人。”

  这画像上的人,她认不全。即便是认识有些印象,也不太清楚哪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赵坤既能对京城的官家子弟了如指掌,问他,他肯定知道。

  穆蓁唤了几声,也没见赵坤反应。

  穆蓁望了一眼御座上的父皇,见其埋着头,又凑近了些,“赵大人,问你个事呗。”

  半晌,赵坤才转过头,“殿下,何事。”

  穆蓁桌案上的画像,早被翻得一团凌乱,见赵坤终于望了过来,穆蓁真心诚意地请教他,“赵大人,能不能帮个忙,帮我认几个人。”

  赵坤的视线往她桌案上瞟去。

  目光突然一顿,脸色一瞬涨的通红,猛地瞥过头,任凭穆蓁如何唤,也没再应一声。

  穆蓁愣了愣,“赵......”

  穆蓁一时没闹明白他怎就突地变了脸。

  直到皇帝批好了案宗,赵坤上前去取,穆蓁左翻右翻,才突地瞧见被她压在胳膊下的半张脸,正是赵坤。

  穆蓁头皮一麻,蓦然抬头,赵坤正好从她身旁经过,脚步如风,连个眼角都未给她。

  穆蓁:......

  这才刚回来,又得罪人了。

  “可满意?”赵坤一走,皇帝也忙完了,起身朝穆蓁走去。

  穆蓁回过神来,摇了摇头,实话实说,“虽有画像,儿臣却不了解其品行如何,要不......”穆蓁的本意是想让皇帝缓上一阵,谁知话还没说完,又被皇帝抢了过去,“你说的倒也是,虽是朕靠着平日的揣摩挑选出来的人,可谁又能保证,朕有没有看错眼,何不就趁此机会,让太子替你办一场招亲,有没有本事,品行如何,咱一块瞧瞧再定夺。”

  穆蓁愣住,“父皇,我才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