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9章军师刘玄初(1 / 2)





  曹继武回到龙王庙驻地,立即给洪承畴飞鸽传书,详细报知孔有德的骄狂,又派侯得林、董来顺带着阿生、阿强兄弟,赶往道州一带,打探李过的动向。

  桂林府兴安县,位于秦凿渠的开端。秦凿渠乃当年秦始皇的大军修建,是湘水和桂水的连接通道。这条水路打通了湖广和两广的水路交通,是军粮转运的必经之路。因此自秦始皇以来,一到岭南纷乱之时,兴安县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也是因此如此,侯得林走后,曹继武立即让黄飞升和陶之遥,带着斥候队赶往兴安县,密切注视各方人马的动向。

  武昌经略使府,洪承畴读了曹继武的飞鸽传书,顿时眉头紧蹙,起身在凉心亭中,不停地踱来踱去。

  济朗、堪尼、多尼、吴三桂等一干文武前来,双方见礼。

  众人见洪承畴面色凝重,知道他有心事,于是济朗上前询问。

  洪承畴见问,将曹继武的飞鸽传书,递给众人传阅。

  众人看后,脸上皆露出嗤笑之色。敬亲王堪尼更是大声狂笑:“曹继武黄口孺子,说话不着边际。经略使用这人,简直是侮辱经略使的才智!”

  郑亲王济朗也道:“曹继武让定南王放弃广西,就相当于把广西拱手送给朱由榔,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两位亲王一开头,众人纷纷附和,疯狂批判曹继武。

  听了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洪承畴直摇头,心中暗骂,一群鼠目寸光的窝囊废。

  平西王吴三桂,见洪承畴面色不太好看,于是摆手示意众人停止议论,上前一步,一脸疑惑:“看督师的面色,似乎赞同曹继武的观点?”

  洪承畴点了点头,众人俱皆吃惊,面面相觑。

  堪尼毫不客气地叫道:“洪承畴,护犊子不成?”

  豫亲王多尼也来附和:“定南王拥兵十万,岂可轻易放弃桂林?曹继武分明是在胡说八道,经略使大人,不可顾忌翁婿之情,乱了分寸,否则……”

  国事和家事搅合在一起,简直是乱扯犊子!洪承畴很不高兴,拂袖而去,众人皆愣了。

  洪承畴可是前线主帅,郑亲王济朗埋怨多尼和堪尼:“你们两个,嘴上能不能装个门?”

  “王叔,你胳膊肘怎能往外拐呢?洪承畴这分明是护犊子吗?”堪尼不高兴,也拂袖而去。

  被后辈抢白,老王爷济朗很不高兴:“你个瘪犊子玩意,给老子站住!”

  “王叔,算了,算了。他洪承畴喜欢护犊子,咱们也管不着!”多尼不由分说,将济朗拉走了。

  众人见三个满洲亲王都走了,也慢慢散去。

  平西亲王吴三桂,回到住处,将经略使府的情形,详细说给了军师刘玄初。

  刘玄初,成都人,少机敏,胸藏万千计谋,韬略过人,乃是当世少有的高人。

  大明统治了西蜀两百七十多年,贡献出蜀王、罗江王、通江王、保宁王、德阳王、南川王、庆符王、南川王、太平王等等,乱七八糟的藩王上百个。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等等,乌七八糟的皇家爵位,数不胜数。这些人大多居住在成都城。所以成都城内,一大半的房产,都是这些人的,百姓苦不堪言。

  当初蜀中藩王之首——末代蜀王朱至澍,横征暴敛,刘玄初因带头反抗而被捕入狱。后来张献忠攻入成都,将朱家皇族,杀了个尽绝。刘玄初也被张献忠义子刘文秀,从狱中给放了出来。自此之后,刘玄初为了感恩,跟随刘文秀帐下。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大西王张献忠四大义子。刘文秀排行老三,本是一员猛将,但来自陕北的众将,对蜀中本地人并不放心。因此刘玄初在刘文秀处,得不到重用。蜀北保宁府一战,刘文秀战略失误,刘玄初被满清征西将军李国翰所擒。

  李国翰本要处斩刘玄初,以震慑蜀人。然而此时的吴三桂,被多尔衮戏耍,原本的同盟,变成了下属。吴三桂胆战心惊,担心被多尔衮卸磨杀驴,急需高人指点。素闻刘玄初栋梁之才,因此吴三桂亲自前往李国翰军中,求放刘玄初。

  知道吴三桂急切需要刘玄初这样的高人,李国翰于是待价而沽。吴三桂一咬牙,将自己心爱的汗血宝马鹅黄金,作为筹码。李国翰大喜,得了宝马,放了刘玄初。

  鹅黄金产自大宛故地——西域准格尔部,全身鹅黄金色,日行千里。这匹宝马,是吴三桂刚刚从李自成大将刘宗敏手里夺来的。可是他还没骑上溜一圈,就送了李国翰,让吴三桂心疼得吐血。

  尽管刘玄初不齿吴三桂的过往行径,但感恩他舍宝马救命之恩,于是留了下来。

  有了刘玄初指点,吴三桂在各方势力中,混的如鱼得水,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家底,还受封平西亲王。从此之后,吴三桂将刘玄初视为诸葛再世,倍加礼遇。

  经略使府中,洪承畴和堪尼等人,相互甩袖子而去,吴三桂吃不准孰是孰非,急忙回府找军师商议。

  刘玄初听完吴三桂的叙述,捋须低头,思索片刻,忽然微微一笑。

  吴三桂着急:“军师快说,急死我了。”

  刘玄初点头赞叹:“曹继武韬略非常,果然人中龙凤!”

  吴三桂闻言一惊:“军师也认为曹继武是对的?”

  刘玄初点了点头。

  吴三桂直摇头:“曹继武不过混了个精步营,军师也太高看了吧?”

  “韬略卧于高人心中,而高人犹如隋珠和璧,这是千年不变的真理。”

  “隋珠和璧?”吴三桂惊异的眼睛,瞪得溜圆,军师的话,他理解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