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9章少年指路(2 / 2)


  所以对于气节这个玩意,周崔芝和阮春雷二人,觉得相当的蛋疼。而张煌言和陈天书二人,也觉得相当的郁闷。

  所以郑成功攻打台湾,突然来了这么一出,张煌言四个人,是极力反对。因为一旦拿下台湾,郑成功打开了一片天地,他就有了活路。到那个时候,摆在四人面前的三条路——依附、投降和杀身成仁,都相当的让人窝心。

  曹继武的一通分析,把问题给四人掰扯清楚了。

  四个人一脸的丧气,垂着脑袋,很久没有说话。

  等四人情绪恢复了,曹继武吊了胃口:“我知道你们,全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然而当前,即使是清军封锁海疆,你们同样有出路,不知诸位愿不愿意听?”

  既然有门路,岂能不听?周崔芝急切道:“曹老弟果然有妙计,快快说来!”

  临来的路上,曹继武已经替他们想过了:

  大清已经占据天下,所以大陆,他们已经没有指望了。

  不想依附郑成功,又不想捞虚名,那就效仿《水浒传》李俊故事,下南洋,挣得一块立足的地盘。

  听了曹继武的主意,四人皆沉默不语。

  曹继武知道他们心中所想,继续分析:

  “下南洋虽然是背井离乡,路途遥远,前途也很凶险。但是低下头来,不妨想一想,华南是怎么来的?”

  “两千年前,华南大多数地带,是越人的地盘,一个汉人也没有。是当年的秦始皇,派了六十万征楚大军,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将越人一扫而空,才占据了整个华南。”

  “从此之后,华南就并入了中原帝国的版图。每当中原大乱,大批衣冠士人、普通百姓,皆纷纷南渡。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我们现在的地方,同样是背井离乡,路途遥远,前途凶险,但最终他们还是来了。如今你们四个人当中,有谁敢说不是中原汉人的后代?”

  曹继武的一番话说完了,四人皆不言语。

  的确,秦始皇六十万大军征服华南,给后世华夏,拓展了极大的战略和生存空间。否则的话,华南仍然是越人的地盘。中原几次大乱,前有胡人,后有越人,华夏文明,早就被打没了。

  然而话虽是这么说,毕竟秦始皇的铁血手腕,已经是两千多年前的事了。而且对于秦始皇征服华南,史书几乎没有记载。而华南对于华夏文明的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儒家史官,是相当的无耻。秦始皇这么大的功绩,由于史书不记,后人也不知道。此时突然被曹继武提起,就连学识渊博的张煌言,也是错愕不已。

  曹继武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秦始皇的伟大功绩,唤起四人开拓拼搏的精神。前方的道路已经死了,转过身来下南洋,是最好的出路。

  然而南洋隔着数重大海,万里之遥,前途未卜,没有强大的开拓拼搏精神,是根本支撑不下去的。下南洋,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唐代、宋代、元代,即使是明国的永乐年间,郑和的舰队,也数次行程十余万里。

  而如今台湾的荷兰人,离其母国,恐怕二十万里都不止。他们既然能来华夏,那华夏之人,也同样能去他们那里。所以曹继武鼓励四人,根本不用担心背井离乡的事。南洋虽远,但和台湾的郑成功,可以互为照应。这对抗清大业来说,不失一件良策。

  曹继武的路指完了,四人纷纷长叹不已。

  下南洋这条路,虽然是醍醐灌顶,但也太过匪夷所思。张煌言感慨不已,陈天书和阮春雷低头不语。

  过了良久,周崔芝叹了一声:“我们在坚持一段时间,实在不行,就去南洋。”

  曹继武劝谏道:“人生无常是,柳暗花明的事,多了去了。千万不要想着坐以待毙,如果这样,那也太窝囊了!”

  四人又长叹不已。

  华夏文明固有的农耕思维,很难具备开拓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下南洋这话,曹继武说了出来,可是如果真是做了,难度简直无法想象。张煌言四人,有点觉得,曹继武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曹继武没有指路之前,四人觉得无路可走。然而曹继武既然指了一条路,四人又觉得太难。这一切的不合拍,全是因为双方观念的不同。

  观念,是一个人对事物主观和客观的认识。正常人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受自身观念的支配和指引。曹继武天不怕,地不怕,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所以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完的坎,在他曹继武眼里,变成了家常便饭。

  然而曹继武这么认为,并不代表别人这么认为。眼前的四个人具体想怎么干,他也管不了。作为热心人,曹继武毕竟给他们,指出了方向,总强过没头的苍蝇乱撞一气。

  见了四人踟蹰不定的表情,曹继武很是无语。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转变一个人的观念,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如果拿着农耕思维,去下南洋,那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别人不采纳自己的主意,曹继武也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