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顾卫南的军校日记_66(2 / 2)

  任务国l国是位于南美洲的一个岛国,面积不大,人口只有数百万,绝大多数都是黑人,虽然官方虽然通行法语,当地民众却多说土著语。国家被各种动乱疾病所困扰,武装势力猖狂,政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对此无能为力,所以只能依靠外来力量的援助。

  走出飞机的那一刻,只觉一股热浪席卷而来,许守峰先忍不住嚷起来了:“靠!这么热!”其他维和队员也是深有同感,他们此时全身穿着防爆服,对热量的吸收更是加倍。

  顾卫南一边沿着飞机的梯子往下走一边环视周围,发现这个海岛国家的风景还是不错,蓝天碧海的,城市基本是依山而建,从山脚下一直延续到山上,长着很多椰子树,很难想象风景这么好的地方,却是世界上动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体队员走下飞机以后,他们这批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队长钱伟进行简单的入驻前讲话,之后就乘车前往联合国l国特派团指挥总部。钱伟已经先后参加过两次维和行动,经验丰富,顾卫南认识的另一名教官丁曦文,担任副队长兼宣传官,同样也有过维和的经历。陈诺则是因为有两年反恐经历,不但实战经验丰富又熟悉法语,而被特招入维和部队担任政委兼翻译官的。一上车,陈诺就与前来迎接的联合国人员交谈起来,了解着任务区的各种最新情况,而丁曦文因为熟悉地形,不停用对讲机指挥着另外几辆车上的驾驶员行进路线。

  进入l国首都z市的市区后,就再没有风景可言了。建筑破旧不堪、街道污秽狭窄、人群嘈杂混乱,已经入驻的其他国家维和部队全副武装、神色警惕地在闹市中执勤,时不时就能听到某个方向传来隐隐的枪声,而两边的建筑和标示牌上弹痕累累,显示着这些地方都经历过激烈的枪战。刚刚从国内平和安逸的环境中来到这里,初次参加维和的队员们心里都有点打鼓。

  中国的维和部队被安排在首都西部的一片区域驻扎,据说是最危险的任务区之一,绑架人质事件频发。距离部队驻地几公里外,就是另一座城市太阳城。据说这座拥有美丽名字的城市,是l国最大最混乱的贫民区,也是最危险的区域,许多反政府装和暴力组织隐藏在这里,几万只枪支散落其中。丁曦文路上笑对着顾卫南他们说:“大家要有心理准备啊,联合国一直想派防暴队收缴那边的武器,我们离那里那么近,说不定任务就落到我们头上了。”

  随艺惊讶:“那么多枪,我们才一百来人,这怎么收?”

  顾卫南充满怀疑地问:“教官你不是开玩笑吗?”

  许守峰则一拍胸前的轻型自动步枪,激动地说:“那正好,任务来了就上啊!早就想尝尝实战的滋味了。”说着跳起来,“同志们,不来首歌吗?”说着自己自顾自打起拍子,大声唱了出来,“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其他战友也被带动,都一起跟着唱起来,随着歌声响起,仿佛车外那嘈乱的环境都成了应景的和声。车子就在歌声中驶入部队驻地大门,只见迎面是两座挺大的仓库式建筑,旁边几座板房和装甲车,院子中间升有联合国旗帜和五星红旗,虽然院子不大,却依旧保持了部队一贯的整洁风格。

  钱伟参加指挥部的会议还没回来,陈诺代替他站到集合的队伍前面说:“这座营地是我们前几批维和部队官兵辛勤劳动的成果,希望大家好好爱护。院子右手边的板房是卫生间,左手边厨房,两座仓库就是我们的宿舍,里面都有隔板,四人一间。从现在开始进入战备状态,对讲机一律调好频率,记住你们的编号,执行任务时这就是你们的标识。这个地方十分危险,随时都有武装分子偷袭,大家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警戒,确保自身安全,我们多少人来,就要多少人走!”他接着安排一分队警戒,其余队员先进营房安放物品。

  顾卫南蹭到陈诺旁边,悄悄问:“我跟你一间行不?”

  陈诺看看他,严肃地说:“第一天来就想搞特殊?”

  “不是……”顾卫南没想到刚下飞机陈诺就转成魔鬼模式了,赶紧解释,“你不说还要抽空整理资料什么的,我看我能不能帮上忙啊!”

  陈诺想了想才说:“宿舍可是有四个人,而且墙壁只是层钢板,不隔音的,你能做到自觉吗?”

  顾卫南发窘 :“你就这么不信任我啊!防我跟防色狼似的。”

  陈诺忍不住笑,严肃的表情也做不下去了:“那好吧,你要敢不自觉,小心我揍你。”

  顾卫南郁闷,心想要把陈诺给彻底放倒这似乎不大可能了,什么时候能势均力敌也行啊!

  当天他们比较幸运,没有立刻遇到紧急任务,因为需要交接也没有展开巡逻任务,直到第二天休整过,才开始轮流乘装甲车执行日常巡逻任务,没有任务的队员就在营房待命。

  不想第一天执勤,问题就出现了。由于国内枪支管理严格,不但实行枪弹分离政策,一般情况下除非必要,执行任务是不给配枪的,结果现在第一次荷枪实弹地在街头巡逻,枪支弹药都带在身上,大部分人都特别紧张,对枪声也特别敏感。一听到枪响,就连营房待命的人员都立刻端起枪全力戒备,更别提外面的执勤人员了,一天下来不但身体劳累,精神也特别疲乏。

  好在陈诺和两个队长对这种情况也有经验,很快让队员们放下思想包袱,逐步适应了过来。然而除去工作以外,平时的生活和当地的环境带来的困难也极为严峻。

  尽管在国内已经是冬季,这里的室外温度却还维持在三十到四十度之间,因为温度高,各类蚊虫特别多,一旦被叮咬很容易致病,所以大家虽然顶着高温却还是穿长袖长裤,外出巡逻时更是全副武装,每次回来,防爆靴里都能倒出水来。此外,当地的水和食物都不能食用,因为同样会传染霍乱疟疾一类的恶性传染病,大家只能吃国内自带的各种军用罐头和自热米饭,极少吃到新鲜蔬菜。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尽管事前打了疫苗,以往的几批维和队员,几乎也都会或多或少地感染到一些其它种类的急性疾病。为了减少疾病,随队的军医和护士每天都搞防疫消毒工作,监督队员吃下防疫药片。这些药副作用很大,经常会导致上吐下泻或者头晕失眠。

  这一切,所有的队员都懂得默默承受,因为在国外执行任务的每一刻,都能让他们切身地感受到什么是光荣感和使命感,真切体会到他们是代表了自己祖国的形象,谁也不愿意因为身体原因中途打退堂鼓。

  顾卫南自己折腾了几次才算基本适应,可是陈诺很久都没有适应。他经常看到陈诺面色不对地跑卫生间,跟去时他已经在吐了。营房里没有电源,只能靠自带的发电机发电,顾卫南也经常会听到陈诺在发电机的巨大噪音中辗转反侧。短短二十几天里,陈诺似乎瘦了很多,但服用药物的剧烈反应却根本没有影响他的日常工作,魔鬼本色显露无疑。顾卫南看在眼里,担心得不行,却也毫无办法。

  “你觉得怎么样?别硬撑啊!”晚上回营房的时候,顾卫南经常这么忧心忡忡地问陈诺。而这么说的时候,通常都是没有其他人在的情况下。

  “保持战斗力最重要!生病更可怕啊。”陈诺则经常一边这么答着,一边写他的工作日记,分析队伍这一天的得失,仿佛药物副作用的困扰根本不在。

  “咦,你也在写日记,都写什么啊?”这一天陈诺转头看了看顾卫南的日记本。

  顾卫南捂着不给看:“以前都是军校里的事,现在改成写维和的事了。”

  “呵呵,别捂,你敢说你没在里面骂过我,我把枪吃了。”陈诺若无其事地说。

  “你那么魔鬼,谁没骂过你才叫奇怪吧!”顾卫南不甘示弱。

  “我看看你都骂我什么了?”陈诺说着要拿他本子来看。

  “这么私人的东西你好意思看吗政委同志?”顾卫南急忙躲了,“这本没有,大一你发的那个本子早写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