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纸上人_107(2 / 2)

  “东瀛势大,以霸道侵略我华夏,一旦开站后果不堪设想,华夏必将血流成河,如此是千千万万百姓的身家性命,怎可等闲视之!若是轻易受其挑拨,引起两国全面开战,后果又由谁来负责?那些主张跟东瀛开战的人都是自以为骨头硬,实则是无脑冲动,毫无战略思想,只会耍嘴皮子的人。所以我国的百姓一定要听从政府的指挥,千万不要鲁莽行事,若是像小说中那样,随便出来一个游侠儿去刺杀东瀛人,他们就更加有了侵略我们的借口!到时候国际上也无法帮我们说话了,所以大家一定要遵守秩序和法律,无论如何也要忍耐,等待国际公理裁定之日。”

  突然之间,所有书店里的《射雕英雄》都下架了,书商也不允许再刊印这本书。可惜这是一本早就面世很多年的书,也是一本红到深入人心的书,哪怕不识字的老百姓也对其中的故事耳熟能详,如今去禁这本书,不嫌稍微晚了点吗?

  禁是禁不了的,不但禁不了,反而热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北边出事了,东瀛人打进来了!”

  “东北军一枪没放,全撤了,直接把沈阳让给了东瀛人。”

  “上头说是不许军队和老百姓抵抗。”

  “那不是和那……那个书里头说的似的,这也太他妈孬种了吧,连抵抗都没抵抗一下,他们当咱们华夏人是孬种,更看不起咱们,打得更厉害,下这命令的人是傻了吧。”

  “谁说不是,就是两个人打架,没打就先怂了的那个也叫人看不起啊,以后谁都敢上门欺负一脚了。”

  一个人说,两个人说,三个人说,无数个人说。

  不能不抵抗,若是不抵抗,敌人会以为我们好欺负,以后会更加变本加厉的欺负我们!

  这句话就写在《射雕英雄》原文中,在义军与戰队抗战的誓师大会上,在宋军与蒙古大战前,大侠郭靖都对众人喊过这句话,在那种场景下,此话振聋发聩,声声入耳,气势非凡。所以被说书先生讲过无数次,只要听过这个故事的人,哪怕是个小孩,也知道越软弱越会挨打的道理。

  此时,凡是知道《射雕英雄》故事的人都会想起一句话。

  那是义军们杀敌时壮胆器的号令。

  “华夏儿女,共赴国难!”

  ☆、第110章

  国内一直希望国际来主持会议,因为东瀛的所作所为公然违背了《凡尔赛条约》,可是美国到最后给出的答案也不过就是一句话而已,他们不承认东瀛用侵略方式所占领的华夏领土。国际主义仲裁也根本没有有任何结果,因为除非涉及到了根本利益,否则没有哪个国家会牺牲自己的国民和金钱为保护其他国家而打仗。

  所以从最初,华夏政府就根本没打算要回被侵略的土地,他们存着的心思再明显不过,委曲求全,只要东瀛不扩大战争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这就好比是一个被恶霸欺凌的农夫,他为了求得一时的安宁,就把家里的大女儿送给了恶霸。我已经把大女儿给你了,你可劲作践她吧,但不要再来找我的麻烦了。可惜恶霸总是贪得无厌的,你家还有二女儿,三女儿,四女儿呢,各个水灵,我一起弄到家里作践不是更好,反正你的女儿们这么贱,我连打都没打你一下,你就自己拱手送出来了,怨谁呢?

  农夫就是这种人,反正被作践的又不是他自己,哪怕女儿一个个送出去呢,农夫自己还是安然无恙的不是。

  东瀛人的部队越打越顺,很快就占领了半个东北,除了几次小规模的反抗外,大部分都是直接撤军的。国内人心惶惶,很害怕东瀛会南下,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而东瀛发动侵略战争这件事,倒是在美国民间引起了极大的波动。

  因为华人作家刘五姐在东瀛发动战争后就停止了当红小说的连载,一连数月只发表社论,谴责东瀛的侵华行为,而这也导致了一大批不怎么关心时政的美国民众知晓了东瀛的侵略行为,并且对此表现出了愤慨和谴责。

  布兰妮对雪兰的行为非常不满,因为她的做法对报社造成了损失,同时也会引来读者的失望情绪,但是雪兰依然我行我素。作为一位畅销书作家,她的观点是很能影响人的,因为她的读者们会因为喜欢她,而下意识的认同她的各类想法,甚至还有‘脑残粉’,支持她根本不分是非对错。

  当时,很多报纸和广播上都出来说这件事,几乎每次提到东瀛对华夏战争,都会提到华人作家刘五姐停刊的事情,或者说每次提到《超人》和《吸血鬼的情人》时都会提及东瀛的侵略战争,因为像《超人》这种更新频率固定的长篇连载小说,根本像后世的当红连续剧一样,是十分受人关注的。

  不义之战从来都不会得到支持,一时间,东瀛人在美国的风评极差。

  但无论如何,在华夏不抵抗的政策下,东瀛人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占据了东北全境,并因为国际上的不认可,而扶持了伪满洲国政权。

  而国内,愤慨归愤慨,却也普遍有了种松了口气的感觉,因为东瀛人终于不再南下了,大家都安全了。

  同时,除去一开始某位中央人物发表了一篇招致骂声的通告外,很快舆论媒体就把矛头对准了东北的某位少帅,说是他拒不抵抗,因而才导致东北连番失陷。

  可是仔细想想,张大帅死于东瀛人的谋杀,张少帅就算再没用,也不可能不恨东瀛人吧,东瀛人都欺负到头上来了,难道他会不想报仇?何况东北是他的家,是他的地盘,哪怕是为了利益,他也不可能轻易率领部队逃走。

  就算他真的贪生怕死,下令让军队撤退了,可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东瀛就占领了大半东北,而军队内部又抗战情绪激烈,他怎么还会依然龟缩呢?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本就是某位中央人物的命令,他直接对张少帅下达了不要抵抗的命令。当然这位中央人物也知道某位少帅好摆弄,所以当时给他的信件可能就是类似‘保存实力,切勿与日军死拼之类’的话,而张少帅身边人多嘴杂,他自己又缺少战略思维,认为东瀛不会这么大面积的侵华,所以就顺着台阶下了,真的没有抵抗。于是张少帅晚年的时候才会说,不抵抗的命令就是他自己下达的,与中央政府无关。

  所以说起来,他还是一个敢作敢为的汉子,至少没有几个人有胆魄说这种话,他对世人承认自己是华夏民族的罪人。因为世人多是,哪怕做错了,也始终死撑着不肯认错的。很多曾站在世界权力顶点的人物,都可能因为一时的错误政策,让无数百姓为之陪葬,可是又有几个人能站出来承认自己在某个时刻的某个选择是错误的,以至于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呢?

  无论如何,在当下,这位少帅的确是众矢之的,各大报刊纷纷把矛头对准了他,他躲在官邸里不肯见人,而东北南下流亡的人聚集在他的官邸外,学生和进步人士也聚集在他的官邸外,报社记者和各种闲杂人等更是聚集在他的官邸外,人们或是抗议,或是辱骂,或是求他带兵杀回东北,可是他依然龟缩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