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纸上人_60(2 / 2)

  至于林海潮声先生,她现在红了,这个名字几乎红遍了南北。有时候歌曲的力量很强大,甚至比雪兰这个写文章的还要强大。比如《大华夏》,这首歌贵就贵在歌词简单畅快,也不拽文,普通老百姓都能听个明白清楚,了解到一个大华夏的可贵和伟大之处,也凝聚了想要统一的普通百姓们的心愿。

  雪兰和三姐读着李氏寄来的信件,这些信都是她念着,别人给她写的,但信里李氏的语气越来越不同了,有时候那种自豪和欢快可以透过信纸传来。

  果然见过世面的女人就会变得不一样,这种就叫自信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已经深秋了。

  这些日子里,每天每天,雪兰都会跟丁氏一起路过那位唱歌的盲女,有时候雪兰会驻足听一会儿,然后给她放下几角钱。盲女的耳朵也许特别好,时间长了,她竟然主动开口跟雪兰搭话。

  “谢谢您,总是来捧场。”她对雪兰说,女人的声音非常好听,似乎是仅仅听她说话,就是一种享受。

  “不客气,您唱得真好听。”雪兰说。

  “让您破费了,我回家后才知道,您每次都打赏不少钱。”盲女道。

  “您的声音太美了,比录制唱片的歌手都唱得好。”雪兰说。

  “您过奖了,那怎么能比,人家是大明星,我只是个街头讨饭的。”盲女笑道。

  雪兰说的是真心话,因为这个年代的歌星,唱起歌来总有种唱戏的感觉,调子有时候尖锐,有时候婉转,给人拿腔拿调的感觉。

  雪兰问盲女:“不知道先生家在何处?”

  “不敢称先生。”盲女道,“小女夫家姓周,家就在后面的弄堂。”

  雪兰迟疑了一会儿说:“若有机会时,请先生上门唱曲可行?”

  “求之不得。”盲女睁着灰白的眼睛,向雪兰颔首道。

  雪兰正在写《冰冻千年》,她把小说的前三章寄给《小说周刊》后,就收到了连载的邀约。

  与她联络的编辑叫王万膳,他回复雪兰的第一封信就用十分惊喜的语气说一直想联络您,原来您来了南方云云。

  原来《妻妾成群》被改编成话剧后,就在许多剧院上演过,可惜一直联络不到作者本人。因为有些场合是盈利性质的,很多文化人比较注重操守,盈利后就把一部分钱寄给了杂志社,结果杂志社早就联系不到作者了。

  王编辑说很欣赏雪兰的文笔,希望能跟雪兰见一面。

  《冰冻千年》不是短篇小说,起码要写二十万字左右,杂志社自然需要事先跟作者见面,并签订协议的。

  《小说周刊》的杂志社就在沪市,要见面也很容易。

  雪兰选的会面地点就是她家对面的那家咖啡馆。

  大约上午十点钟的时候,有位先生推门走了进来,并且一眼就看到雪兰,因为她在桌上放了三个苹果,这是他们约见的标志。

  那位先生脱下帽子,向雪兰欠了欠身说:“您好,初次见面,鄙人是王万膳。”

  “您好,我是刘五姐。”

  “不想先生如此年轻。”王先生有些无措地说,“我来这里之前,还以为先生是男子……冒昧了,冒昧了。”

  其实也不怪人家胡思乱想,雪兰一个年轻小姑娘,偏偏写了一个妓院妓女的题材,也难怪人家想歪。

  显然王先生就非常尴尬,似乎准备好了一肚子话,却都说不出口的感觉。

  《冰冻千年》可不是为了充噱头,写些情色之事博眼球,因为主角是条狗嘛,视角最多也就是听到奇怪的声音而已。而且整篇故事都处在一种晦暗晦涩恐怖的调子中,就算有情色,也不过是恶心,令人心生反感而已,所以雪兰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她张口就对王编辑谈论起了自己的故事,并把自己的立意和打算说的一清二楚。

  王万膳先生见对面的年轻姑娘侃侃而谈的自在样子,也就渐渐放松了神态,听她说起了故事,并与之进行了讨论。

  “说实话,先生要写这个题材是很需要勇气的,而先生又是一位年轻女性,在下十分佩服。”王编辑说,“您这样的进步女性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杂志的签约作者,我可以引荐您加入沪市这边的作者协会,我们有志同道合的青年才俊,还有不少像您一样写进步文章的年轻女性……”

  雪兰却直接打断了这位先生的话:“您也知道我书写的是非常敏感的话题,我希望贵社能对我的一切信息保密,如果做不到,我也只好另谋他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