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7节(2 / 2)


  不是萧清音的声音,听着倒似林昭仪的声音。

  这林昭仪不愧是后宫里头混出头的,虽然她能得宠,年轻美貌性子娇占了大半原因,可还是有些自己的本事的。便是这哭声,也是如泣如诉,低回婉转,从殿里传到殿外,简直能叫人牵动肝肠,为她感伤。

  就连宋晚玉都忍不住顿了顿足,站在原地,如同欣赏乐声一般的欣赏了一回林昭仪的哭声。

  唉,要不怎么都说术业有专攻,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就林昭仪这浅薄愚钝的性子,能够从后宫中脱颖而出,甚至得宠,果然是有些真本事的。

  这纤柔婉转的声音,委屈难受的声调,连宋晚玉这女人听着都觉心头微软。

  当然,也可能是宋晚玉站在殿门口站的有些太久了,殿里的哭声哭久了,多少也有些个气力不足,渐渐的便又没了后劲,哭声转弱,只余下细细的嘤声。

  宋晚玉撇了撇嘴,这才接着抬步往里去。

  第77章 真不走了

  宋晚玉抬步入了内殿,自己抬手掀了前头的珠帘,便往里看。

  只见林昭仪伏在案上,正垂首哽咽着,乌发披散着,只露出小半张玉白的脸容,形容楚楚。

  萧清音则是站在林昭仪的身侧,微微垂首,正低声劝慰着她。

  宋晚玉抬步上前去,没理那正垂首哽咽的林昭仪,只问了萧清音:“我瞧这殿里的宫人都在收拾东西,可是德妃准备回长安了?”

  萧清音心知宋晚玉这是明知故问,可面上还是要端出踌躇模样:“我倒是没什么.......只林妹妹,她年轻性子娇,受不得旁人的气,在这儿受了些委屈,实是气不过,便想着先回长安了。”

  宋晚玉故作讶异,抬手掩唇:“所以说,是林昭仪要走,德妃你是不想走的?”

  萧清音一哽,随即便道:“我与林妹妹情同姐妹,此回又是一起从长安过来的,原就是要同进同退,互相照应。她若是要走,我自然也是要跟着一起走的。”

  “简而言之:德妃你就是要跟着一起走?”宋晚玉抬了抬眉梢,语声里不免显出了些讥诮的意味,“想走就走,直说便是,德妃你何必非得要这样虚伪,假模假样的说什么‘我倒是没什么’?还非得要把这事推到林昭仪身上?”

  萧清音还真没见过宋晚玉这样胡搅蛮缠的说话方式,咬了咬牙,一时都不知道该从何处辩起——倘她说她不走,那宋晚玉只需要接着劝林昭仪就是,林昭仪原就是个性子软弱的,多半也是不敢一人走的;倘她说她要走,那宋晚玉就能揪着她前头的话讽刺她‘假模假样’........

  萧清音没了声音,伏案哭泣的林昭仪反到是抬起了头,一张娇美的脸上还凝着泪珠儿,如梨花带雨,更见娇艳。她一面拭泪,一面道:“公主看不惯我们,直说便是,何必要这样冷嘲热讽?!”

  说着,林昭仪还伸手去拉萧清音,又气又恼的模样:“先是秦王,再是公主.....左右这里也没人把我们,把圣人手谕放在眼里,倒不如早些叫我们回长安,也省得在这儿碍了秦王与公主的眼。”

  林昭仪说的痛快,便是萧清音听着也觉痛快,几乎就想这么抬步走人了——反正,这般回了长安,去天子跟前告上一状,秦王与宋晚玉也未必能得着什么好处。

  只是,宋晚玉却又伸手拽住了林昭仪的袖子。

  林昭仪适才这般作态,一半是气恼的,一半也是佯装出来的,此时见着宋晚玉伸手拉她,心下不由也有些得意:说到底,这事儿是秦王没理,便是公主也说不了什么,还不是要与她们低头,求她们留下?

  当然,她这回从长安来洛阳,一路上实是吃了许多的苦头,若是空手回去,她自己都觉不值。最好的结果当然是留下来,好好的在洛阳宫库里搜罗一番,这样才不算亏了。

  这么想着,林昭仪下颔微抬,下意识的显出几分倨傲与冷淡来。她看了眼宋晚玉,姿态尤显得清高,淡淡道:“公主这又是做什么?”

  宋晚玉却对她笑了笑:“我是说,便是要走也不急在一时。我瞧那些宫人还没把东西收拾好呢.......再说,这么些东西,总得叫人多备些车马才好装上,一起带去长安。”

  宋晚玉这话说的不疾不徐,实是出乎了林昭仪的预料——她原以为宋晚玉会放低身段与她低头,会求她留下,怎知道宋晚玉说的居然是这个.......

  林昭仪脸色微变,看着宋晚玉,心下难免怀疑宋晚玉这是在故作姿态,故意拖延时间。于是,林昭仪便端出更加强硬的态度,冷声道:“这就不必公主操心了。我既是要走,多带些东西,少带些东西,也没什么。”

  闻言,宋晚玉便松开了抓着林昭仪袖子的手,眨巴了下眼睛:“倒也对。”

  说罢,她索性在坐榻边坐下,再不多说,一副听之任之的模样。

  林昭仪反倒有些不知所措起来,试探着拉住萧清音的手,抬步往外走。

  宋晚玉居然真就由着她走,没拦着,只是特意说了一句:“对了,现下天都黑了,你们要是这会儿启程回长安,记得叫侍卫们警醒些,万事小心为上。如今河南一带方才安定了些,洛阳城这里有二兄镇着倒也还好,其他地方指不定还有流民、贼党乱兵什么的到处流窜。你们两人毕竟是天子妃嫔,若是落到那些人手里,唉........”

  宋晚玉没把话说完,只是言外之意却是极明显的。

  甚至,她还故意的叹了口气。

  这一口气,直叹得林昭仪一颗心都微微发颤:是啊,现下河南才刚打下来呢,谁知道这路上会不会遇着什么乱兵或是流民?虽说她们一行都有侍卫护驾,可若有万一呢?她和萧清音到底只是弱质女流,落在人手里,轻则失了名节,重则没了性命,这可不是玩笑的.........

  这,这可不成!

  林昭仪越想越怕,娇媚的脸容微微发白,脚下一顿,一时间都顾不得与人使气了,心里已是打起了退堂鼓。

  萧清音在旁看着,便知道林昭仪这是打了退堂鼓,心下暗恼:真真是个愚钝软弱的,居然就被人三言两语的给吓住了。

  虽萧清音并不想在这种时候出头,可林昭仪这帮不中用,她也只得主动开口:“公主说笑了,如今河南河北的贼首都已投降,秦王威名远扬,各处都有将领镇守安抚,哪儿来的流民乱兵?公主这般说,岂不是在质疑秦王失职?”

  萧清音到底出身不凡,见识也多,此时说起这些来也是慢条斯理,仿佛玩笑一般的,实际上却将宋晚玉适才那话的矛头都指向了宋晚玉与秦王。

  宋晚玉只端坐着,面上淡淡,看着萧清音的眸光却是冷冷的。

  萧清音却是微微一笑,徐徐然的转了口,安抚站在自己身边的林昭仪:“当然,我倒觉得,以秦王之能,如今河南各处多半已是太平了——我们这一路过来,不也什么都没看见?便是真有什么流民乱兵,肯定也是不成气候的,说不得就是藏在山里头称大王的土匪马贼一类,乌合之众,必不是随行侍卫的一合之敌。”

  林昭仪听着这话,倒也微微宽心。

  宋晚玉也笑着点头:“德妃这话也有道理。不过,如今这些事都是二兄管着,德妃与我也都不知具体情况,都是自己想当然,随口一说罢了。像乱兵流民什么的,肯定还是要先问一问二兄的。”

  说着,宋晚玉抬眸去看萧清音,面上似笑非笑,意味深长的反问道:“德妃觉得呢?”

  一边的林昭仪倒是没听出宋晚玉的言下之意,只是心里想着:都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她这天子宠妃总不好真那自己的性命去犯险吧?毕竟是事关自己的性命,林昭仪心下还是格外小心谨慎的,不怕万一,就怕一万。

  林昭仪心下一定,终于还是有了决定:还是不走了。与自己这条命比起来,丢些脸面,受些委屈反倒没什么了。

  毕竟,只要人活着,总能把脸面挣回来,总能把委屈还回去。

  这般想着,林昭仪抬目去看萧清音,仿佛是在征询她的意见。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