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56)(2 / 2)

  谢璟立刻摇头:不了,我只喜欢练拳打枪,对下棋没什么兴趣。

  白明禹道:你整天舞刀弄枪的,得静下心来,要不然以后怎么讨女孩儿欢心啊?我听我大哥说,他当初就是老去我嫂子家,和世伯下棋,然后找机会和我嫂子下棋,你这难道以后要带人家姑娘去山上打猎不成?

  谢璟笑了一声,没否认:去山上打猎也不错,我可以烤野兔给他吃。

  白明禹啧了一声,刚想说谁家姑娘这么野,爱去山上打猎。话还未出口,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道穿红色骑马装的女孩身影,卷发系了一枚火红的蝴蝶结,又娇俏又英气,手里拿着马鞭笑意盈盈的,正是白虹起他前段时间在俄国拿白虹起当老婆,挡了不少的酒场,回来之后却还是第一次想起她,不知为何脸上一阵发烫。

  谢璟要走,白明禹拦住他,忽然问道:哎,你你喜欢的不会是那谁吧?

  谢璟奇怪道:谁?

  白明禹嘴里含糊念了一个名字。

  谢璟看他口型才确认了那三个字,一时好笑,摇头道:当然不是,她是分家大掌柜,我只有敬重的份儿。

  白明禹面上放松了些,又听谢璟道:不过年后咱们可能要和她共事,九爷说要让咱们去东省铁路一带。

  白明禹皱眉,那一带还真是白虹起的辖区范围,白虹起做的生意也多,但大宗的都在铁路和马路上,听人说,这姑娘手腕十分了得。

  他拽过谢璟的手,把剩下的珊瑚串珠一并塞给他,挑眉道:我不管,小谢,你是我好兄弟,无论发生什么事儿都不能跟她搅合在一起,咱们说定了啊。

  谢璟莫名得了一串珊瑚珠,瞧着白二离去的背影一时未能想明白。

  上一世白明禹和白虹起这两位可是冤家对头,生意要抢,人手要抢,九爷留下来的任何东西不管有用没用,都要争抢。

  若不是血脉相连,只怕要伤筋动骨才罢休。

  白虹起不是真正的白家人,但她对九爷的忠心,不比白二差半分。

  谢璟对他们二人的印象根深蒂固,一时没能想到旁的地方去,收了下大半串珊瑚珠就回去了。

  白明禹这次回来确实得了不少宝贝,估计青河白家也没少赏他,这珊瑚手串成色上乘,放在别处怎么也要卖几十大洋,却被白二拆开拿来当弹珠打,二少爷人瞧着高大不少,心性依旧如初。

  黑河的年节,没有省府那般热闹,但也带着喜庆。

  青河白家大摆宴席,宴请宾客。

  九爷和白老太爷坐在二楼雅座,一旁只有几位亲人陪伴,没有旁人打扰。

  老太爷酒量好,白九陪着多饮了几杯,尽兴之后才回了房间。

  谢璟不在,大约是被白二带着疯跑去了。

  九爷轻笑一声,也没让人去寻,过年让他们玩个够。

  他转身在书架格子上取了一卷画轴,打开之后,是一副还未画完的人像,一旁还有一枚手印。

  夜已深,却比往日要热闹一点,外头隐约传来街面上的炮竹声,窗外还有风卷着雪落在窗上的簌簌声响。

  房间里地龙很热,外面小厅里有橘子和佛手的香气,还有一壶刚送来温热的黄酒。

  九爷提笔落下,细致描绘完画上人。

  像是早就铭记在心里千百遍,不用多想,就知道下一笔应该落在哪里,画中之人慢慢浮现,容貌像谢璟,又像是长大了一些之后的他,比现在少了几分稚气,但也依旧透着少年般的天真骄纵,一身傲骨,眉眼清澈,如映星河。

  是他养在身边,最好的少年。

  谢璟回来的时候,身上带了炮竹的烟火气,站在小厅那拍打了肩上的雪花,脱了外头厚棉袍才进来。

  九爷坐在那倒了茶水正捧着小口喝,瞧见道:加件衣裳,小心着凉。

  谢璟走过去讨了一杯茶,一口气喝干了,笑道:不冷,爷,你摸我的手。

  九爷摸了下,确定暖的,又跟他十指交叉了拽到跟前,问道:去哪儿疯跑了?

  跟二少爷去放了些烟花爆竹,爷刚才听到没有?有一挂四万响的,声音特别大,是我们在街上点的呢!

  九爷笑了一声,微微点头:听到了。

  谢璟跟他讲外头的事,九爷单手撑在下巴那听着,偶尔应一声,只看着他笑。

  谢璟被看红了脸,声音小下去,人蹭过去亲了他唇角。

  九爷未动,只垂眼看他。

  瞧着谢璟小狗似的亲了一会,最后又舔又咬的,忍不住笑了一声,伸手按住他颈子,靠近了吻上去。

  他的璟儿不会。

  他需教他。

  年后,九爷带队出行。

  孙福管事一直在河对岸,人手也留了不少在那边,这次随行的人不多,贴身护卫也只带了张虎威和王肃。

  谢璟和白明禹一同去码头送行,一直看船行渐远。

  黄明游也来码头送行,双手揣在袖中眯眼笑道:等你们九爷这次回来,也不知惹出多大动静。

  白明禹骑马勒了缰绳,眼睛里都带了光:那必然,那可是我九爷,北地三省,再也找不出比他更厉害的人!

  谢璟还在瞧江面。

  白家九爷自幼起就是最好的,金玉砌出来的一般,吃穿用度皆是最好,学识品行也是拔尖。

  三岁熟读背诵,五岁留洋启蒙,得了不知多少艳羡目光。

  北地白家近百年也只出了一个白容久。

  癸丑年,三月。

  北地省府,总督府。

  会议室里乌烟瘴气,已争吵了几轮,有守旧派官员依旧坚持己见,激进些的则当众与其争执,言语冲突得厉害。

  商民鲜有能自己购置轮船,广运货物,驶赴外洋,与洋人交易者皆转托洋商寄卖贩售货物,而路隔数万里,易受欺蒙,难期获利!

  是啊,若开航路,只见彼帮商船源源而来,一国至,诸国蜂从,北地三省七郡,浸成洋商世界,任由洋人船舶纵横哪

  还有租界

  白将军愤怒拍桌,环视四周,周围人慢慢安静下来。

  白将军手里的烟已燃了大半,他丝毫未察觉,军装领口敞开两颗,虽年过半百但依旧气势十足,他眼睛盯着方才说话的人冷笑道:租界,老子最听不得的就是什么狗屁租界!早晚有一天,把这帮洋鬼子都赶回自己家去,兵动不得,银钱还动不得吗,这航路,我白某人开定了!!

  先前开口劝谏的官员忍了忍,还是上前憋着一口气道:不过白家一己之力怎可破例开先河?航道一事,万万不可,总督三思啊!

  白将军冷眼看他,面颊肌肉跳动,还未开口,忽然听到手下人敲门喊了一声报告,送了一封密信过来。

  白将军心烦得很,打开看了一眼,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手上的烟都不吸了,直接按在烟灰缸里掐灭,把那封信递给了左右,让他们传看,来来,你们都瞧瞧,白九那小子做得好事!

  左右看完,面面相觑。

  信上与其是汇报,不如说是近日江面上发生的冲突。

  白九的人和日本商人的船队几次起了正面冲突,日本商人不知他船队中混了俄国货轮,还误伤了一艘俄国人的船,俄人恼了,追着他们开炮,驱逐了很远一段。但也正因为如此,两方结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