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如意娘第56节(1 / 2)





  如意闭着眼睛,没有应声,她只将头扭到另一侧去。

  她心里略有些混乱——她总是听懂了那少妇话中隐含的意思。

  被误认做是二郎的内宠,虽确实是一个令她极为难堪和羞恼的误会,但她尚不至于因此就迁怒到旁人身上——就连不知内情的顾景楼也说过,她和二郎生得一点都不像。他们本就不算嫡亲的姐弟,旁人认不出,也不是太过令人惊诧的事。

  她只是恼火、失望、迷茫于这误会产生的根源——二郎并没有告诉太守府的人,她是他的姐姐。甚至在此刻,她醒来后他们第一次碰面,他也没有叫她一声“阿姐”。

  人病了,脑子便有些不够用。如意一时还弄不明白二郎究竟是怎么想的。

  她想——莫非二郎介意她的出身吗?

  因她是李斛的女儿,所以他不肯再承认她是他的姐姐了吗?

  可他分明就这么担心她,若真不认她,他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丢掉她。何必还要将她带到南陵,在连她自己也失去求生意志时,强硬的将她拖回来?

  可是,他们姊弟之间,究竟有什么不能一起解决的?纵然他一时弥漫失措,莫非她也要跟着猜疑混乱起来吗?

  毕竟,她是更年长,更该懂事的那个。

  如意终于还是叹了口气,睁开眼睛看着他,道,“嗯,我醒着。”

  二郎先还迷茫,仿佛不相信她真的醒过来了。待他终于确信了她的声音和面容,他的目光便如拂晓的天空般一点点明亮起来。可他什么也没说,只忽的便埋首在如意手背上。

  待如意觉出手背上湿凉的水珠滚落下来时,才知道他竟然哭了。他肩膀轻轻的抖动着,竭力压制着啜泣的声音。如意能觉出他的成长来——他在还是个少年的年纪便担负了许多成人一生也担负不起的重担,他在竭力掩藏自己脆弱的、不成熟的一面。

  可他归根结底,也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她想抬手抚摸他的脊背,可手臂疼的抬不起来。

  最终她只凑上前去,用额头轻轻的蹭了蹭他的额头,道,“别哭了……”

  可二郎的哭声却渐渐压抑不住了。

  如意便问,“发生什么事了?是不是——

  二郎道,“……阿爹驾崩了。”

  这是可以预见的结果,并且如意也许比二郎更清楚始末。

  她不知该如何安慰二郎,只是眼中泪水也不停的滚落下来。

  到最后他们只是抱在一起痛哭不已。

  而如意向二郎质问他究竟是否还认她是姐姐的最后的时机,也就此失去了。

  天子因李斛谋逆而死——纵然她再如何觉着自己和李斛毫无关系,在世俗的见解中,她也始终都是李斛的女儿。

  他们是同母的姐弟,可在他心中某一个被刻意回避着的角落里,也许她同时也是他的杀父仇人的女儿吧。

  她问不出,他是否还当她是阿姐。

  ☆、71|第六十八章

  天子驾崩的消息,并未在江南激起太大的波澜。

  比起李斛以八千骑兵攻打台城,并且就在十几万援军的包围之下“顺理成章”的攻克台城这种真正颠覆了世人认知的战绩,天子之死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只是一种必然。在台城被攻破的消息传来之日,所有人就都在等待这个几乎必然会到来的后续消息了。

  尽管如此,在世人的预期中,天子的去世也是一个契机——一个天下群雄并起,讨伐逆贼的契机。

  但实际上在天子驾崩的消息传出之后,最先有所动作的却不是天下,而是李斛。

  他正式扶持太子萧怀猷登上皇位,自己独专大权。随即“奉天子之令”,出兵征讨三吴之地。

  徐州,寿春。

  这座淮南重镇被东魏大军围困了足足半年,此刻重围虽已解去,城中凋敝的景象却依旧没有回复过来。到处可见破损的城墙与坍塌的屋舍,早先繁忙的东市里也几乎没什么行人。

  北伐失利之后,帝国的北部疆域再度南推到淮河一带。东魏陈重兵于淮北,寿阳的局势便时刻不能松懈。尽管大战才过,百姓和士兵却依旧不得生息。冬日最寒冷的几天才刚刚过去,便又要往来搬运石料和木材,繁忙的修整城墙。

  所幸城中粮草尚还充足,人心便也还算安稳。

  徐仪从城外巡视归来,身上铁甲未脱,便直往城西太守府去——如今太守府已被徐州刺史徐茂征用,是刺史处置军政大事的公堂。

  因台城的巨变,这日上午徐茂召集麾下文武重员议事。徐仪因被派遣出城巡视,而没能与闻。

  徐仪能感觉得出,父亲在有意无意的打压磨砺他,他并没有什么怨言——他毕竟年轻位卑,也没什么历年累积起来的资历和功勋,军中老将虽不至于对他心怀猜忌,却总有几个人不那么服膺他。为徐州军上下一心,徐茂只能时不时的委屈他一下。

  但徐仪想要锋芒毕露时,也并不是徐茂不痛不痒的几下敲打,就能令他知难而退。

  徐仪来到太守府前,府中议事才刚刚结束。州府官员们三三两两从屋里出来。

  徐仪便姿态谦恭的避让到一侧,请这些他叔伯一辈的官员们先行。他虽成名极快,在战事上也多有不将情面据理力争的时候,但私下一向都礼节周到,从无傲慢失礼之处。故而那些不服膺他的武将也大都是脸面是抹不开,倒不是因为和他有什么私怨。

  兼城破之后,他这个功劳格外突出,并且还是州牧亲生儿子的小辈不但没被额外提拔,反而还受了不少打压。那些看不惯他的武将知道这其中原委,面对他时不免就有些亏心。至于那些原本就服膺他的人,则纷纷在心底替他不平。

  得说徐茂这一手以退为进,成效确实十分显著。

  此刻众人见了他,便无不给他脸面,纷纷亲热熟稔的同他打招呼。他便一一还礼,落落大方的同叔伯们说笑。他心胸开阔明朗,反倒令那几个觉着亏心的人对他生出许多好感来。

  几句话功夫,众人散去,徐仪这才又快步入府。

  他进去时,徐茂才脱去铠甲,正靠在榻上揉着眉心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