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一十六章宁可错杀,不可放过(1 / 2)

第二百一十六章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顾延睿也只是象征性的点头说了一句“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之后就把皇帝的教诲抛诸脑后,依然我行我素,潇洒自在。

“对了,若日后真遇到姓安的女子,记得回禀朕一句。”如今,安氏女切切实实的成了皇帝的心头病,若找不出这个日后会成为皇后,甚至改变国运的女人,皇帝近些日子估计都要睡不安稳了。

顾延睿犹豫了一下,有一瞬间他甚至在想,要不要将自己一直以来与那小贼的事透露给父皇。若父皇觉得她真的不错,或许就将她从顾天墨身边夺过来,许给他了呢?

可转念间又恢复了清晰的理智,且不说以父皇的脾性,绝不可能做出为了让儿子拥有一个合适的贤内助,而去拆散侄子与其妻子的事,就单依安雨寻那小贼的性子,就算把她从顾天墨身边抢过来,恐怕也万不可能心甘情愿的嫁给他做太子妃的。

她那种倔脾气,到时候估计宁死不从的事也能干的出来。到时候以死相逼,一拍两散,顾延睿是万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的。

所以,现在告诉自己父皇自己确认识一个姓安的女子,似乎一点用处也没有,说不定还会给那小贼招惹上麻烦,于是,顾延睿还是对安雨寻的事绝口不提,只道了句“日后遇到姓安的女子,定会第一时间禀报父皇”,便退下了。



“皇后娘娘,您真的相信太子殿下今早带侍卫出宫,只是为了维护沄京百姓的安宁,惩戒聚众闹事之人吗?”

皇后的凤鸾殿内,燕红依坐在下首,犹豫半天后,终于还是决定冒着得罪顾延睿的风险继续向皇后告密。

“你想说什么?”皇后喝了一口茶,缓缓问道。

她当然不相信自己儿子出宫是维护沄京安宁去了,顾延睿是她一手带大的,这个儿子什么样的性格,存了什么小心思,皇后再清楚不过。

可皇后并没有打算将顾延睿出宫的事追究到底,左右不过是一些贪玩心思,出宫胡闹罢了,太子以前干下的这些事也不在少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皇后也知道眼前的这个燕红依想做太子妃,论身份论品相,她都是不错的人选,可太子以后的妃子是辅佐他成就大事的,万不该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还在她这个皇后面前不断告密,限制太子的行踪自由。

这样的不入流的小心思,实在让皇后有些瞧不上眼。

“娘娘,臣女斗胆,臣女的意思是,太子殿下口口声声说出宫是为了平息聚众闹事之乱,可皇后娘娘可知,太子殿下治的是哪些众,平的是什么乱吗?”

“红依丫头,”皇后从茶杯里抬一下眼皮,缓缓道:“太子也有他自己的主张,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太过在意了,否则,别人会以为这很小家子气。”

燕红依被噎了噎,随及跪在地上:“臣女知错,臣女不该对太子殿下的事过于刨根问底,但臣女心中的话不说出来,很怕太子殿下日后会受人蛊惑,误入歧途。所以,娘娘还请恕臣女不敬,臣女还是想把太子殿下今日出宫的实情告知娘娘!”

受人蛊惑?皇后眸光闪了闪,摆了摆手道:“你说吧,本宫听着!”

“娘娘,您久居深宫,恐怕还不知道,沄京城内近日传言汹涌,说凌南王府刚进门的那位王妃,早在嫁入王府之前就已与一个男子拜堂成过亲,而且,他们还瞒着王爷悄悄孕有一个私生子。”

皇后眉间染了些惊讶:“竟还有这种事?”

“千真万确啊娘娘,凌南王在沄京一向声望极高,百姓们听闻刚嫁进门的那位王妃行为作风如此不端,看不下凌南王蒙受如此羞辱,就聚集起来,义愤填膺的说要替凌南王爷清理门户。”

皇后眸光闪了闪,“那太子他…”

“太子殿下今早带着侍卫出宫就是为了帮那凌南王妃出头的!皇后娘娘,那凌南王妃行为不正已是沄京人人皆知的事,可太子殿下却受她迷惑,亲自带着侍卫出宫为她平息众人对她的指责和叫骂。”

“皇后娘娘,臣女实在怕太子再如此偏帮于那妖妃,势必引火烧身,将自己也卷入这场漩涡,引起天顺百姓的非议和不满啊!”

“…”皇后端起茶杯,却没再喝里面的茶,眸中的浅淡渐渐化成了满满的若有所思。

当燕红依正在凤鸾殿同皇后讲着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时,御书房内,一个一脸委屈不平的大臣也向皇帝叙述着同样一件事。

“圣上,那凌南王妃本自身行为作风不正,小女素来与凌南王交情匪浅,当时也是为了凌南王府的颜面考虑,才当众戳穿那凌南王妃做下的丑事,本想让她自惭于众人面前,稍稍产生些羞愧悔改之心。”

“可没想到那凌南王妃不但不以为耻,反而趾高气扬,振振有词,还让凌南王府的侍卫出面震慑打压!”

皇帝此时并没什么心情听自己这个大臣叙述这些纷争琐事,他现在还在想着那个“安氏女成为皇后改变国运”的卦象,相比于这个,那些鸡飞狗跳的事显然并不值得让皇帝上心。

“朕竟不知道,凌南王刚刚迎娶的那位王妃,是个如此作风不端,乖张跋扈的女子?凌南王的眼光,不会差到如此地步吧?”

皇帝揉着眉心,淡淡说了这么一句。言外之意,凌南王妃不会像传言中那般不堪,那大臣给凌南王妃塑造的形象中掺了水分。

“圣上,微臣说的句句属实!”

苏尚书愤慨直言道:“当时小女身后的一众人中还有一些百姓混杂其中,可王府侍卫们听了王妃的指令,丝毫不顾百姓们的安危,对百姓们大打出手,那凌南王妃更是大放厥词,言语侮辱,对着小女和百姓们极尽污秽之言!”

“小女不堪受辱,含泪回府,如今受刺激过重,甚至有些精神恍惚!”

“百姓们更是愤懑不平,怒于那凌南王妃的不端德行,却又慎于凌南王府的威迫,敢怒不敢言,造

成如今的局面,真正的祸端就是那凌南王妃啊,如今她却逍遥法外,顶着不端的帽子依然在凌南王府颐指气使,耍尽威风。求圣上明鉴,还小女和天顺的百姓们一个公道!”

“苏爱卿,”皇帝闭着眼睛,看起来很是疲惫的道:“你贵为尚书,女儿自然也是沄京城数一数二的大家千金,平日里行为自然要端庄识礼一些,可令千金却带头挑唆百姓们去凌南王府闹事,这种做法,恐怕也是不甚恰当吧?”

皇帝的心思,就是给苏丹凝也找个罪名,如此以罪抵罪,两相抵消,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最后哪方也不追究。

这样的琐事,皇帝实在不愿理会。

“圣上,小女也是为了凌南王府的荣辱颜面着想,可那凌南王妃实在欺人太甚,她明明自己做下丑事,到头来还用言语刺激小女,让小女愤然离开凌南王府!小女回来后,微臣见小女被那王妃的恶语相向吓得战战兢兢,不知所措,微臣实在是疼女心切,同时咽不下这口气,这才来到皇宫,求圣上为小女主持公道啊!”

“好了苏爱卿,朕稍后会传旨到凌南王府,对那凌南王妃进行一番训斥和教导的。没什么其他事的话,苏爱卿就先退下吧!”

皇帝话里话外明显实在和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