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5章





  她当时火就起来了,把杨臻接过来时,忍不住骂了他一句:“这都几点了又去哪儿鬼混了?!胃都什么样了还喝!非把你这条小命作没了是不是?!”

  姜沄和丈夫一起把杨臻送回房间,杨臻躺在床上,瞪着眼睛看着天花板,有眼泪从他的眼眶中涌出,在重力作用下流过太阳穴,消失在微湿的发丛中。

  已经记不得有多久没见过杨臻掉眼泪了,姜沄心疼得要命,她轻声问:“怎么了儿子?发生什么了?”

  杨臻把视线移到她脸上,辨认了半天似乎才认出这是他妈,他声音哽咽,抬起手指着心口处:“妈,这里有个洞,好痛。”

  “洞?什么洞?”

  姜沄吓了一跳,连忙去扒他的衣服,掀起他的毛衣仔细看了看,那片皮肤光洁,一点伤痕都没有。

  姜沄和杨爸对视了一眼,确定杨臻身上发生了一件对他的打击极大的事。

  姜沄轻轻拍了拍杨臻的小臂:“是因为晓晓吗?喜欢人家就去追回来啊。”

  杨臻摇了摇头,说:“他不会回来了。”

  而后又补了一句:“我再也见不到他了。”

  说完这两句,无论姜沄怎么问杨臻都不再开口,只是瞪着一双眼睛,眼睛干涩时就眨一眨,每次眨动都有泪水流下。

  姜沄眼神复杂地看着杨臻,她不知道杨臻经历了什么,连劝解的话都无从开口。

  杨爸伸出手给杨臻掖了掖被角,说:“你先看着他,我去给他煮碗醒酒汤。”

  姜沄点点头,坐在床边陪他。

  “妈,我想喝水。”杨臻突然开口,姜沄应了一声,快要走出门时又听见他补充了一句,“要温的,还要有根吸管。”

  姜沄不知道为什么他要用吸管喝水,但这会儿她只能尽力去满足杨臻的要求。

  就在姜沄下楼给杨臻倒水的功夫,她突然听见杨臻卧室里传来剧烈的干呕和咳嗽声,姜沄喊了声还在厨房给杨臻煮醒酒汤的杨爸连忙往楼上跑去。

  一推门,杨臻上半身伏在床边,地板上是一滩没消化的酒液混着猩红的血。

  120急救车的声音吵醒了清晨整座安静的别墅区,杨臻再次因为胃出血进了医院。

  姜沄不知道,这一天是于铭远的生日,杨臻手机里还躺着于铭远回复的谢谢两个字。

  --------------------

  吸管的细节指路第二章结尾部分~

  第84章 只要杨臻愿意

  姜沄在医院陪了杨臻一周,她反复询问,但杨臻清醒后不再谈论那晚发生的一切。

  姜沄担心他的身体,要求他每晚回秋水台住,所以几个月前杨臻突然一扫往日的颓废开始有了一两个笑脸的时候,姜沄第一时间就发现了。

  听说,于铭远从英国回来了。

  姜沄对于铭远并不陌生,她很喜欢这个看起来沉默寡言,接触后才能感受到真诚的小伙子。她从杨臻的转述里,对于铭远了解得七七八八,知道他从小失去父母,且拼尽全力才能好好长大后,姜沄挺心疼于铭远,在心里其实把他当半个儿子看。

  姜沄把于铭远回来这件事和杨臻状态好转联系在了一起,但她也没想太多。两个人从刚上大学时就天天凑在一块儿,也许是于铭远回到南城给了杨臻一部分安慰,她内心暗自感激于铭远,多次提出要杨臻带他回来吃饭,杨臻却总拖拖拉拉含糊其辞,姜沄也就随他去了,只要杨臻能好起来,随他们怎么折腾。

  直到几天前,杨臻说出那句他和于铭远正在谈恋爱时,姜沄把所有的事情就都串在一起了。杨臻之前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不是因为林余晓和他分手,而是因为于铭远离他而去。

  他再次振作起来,是因为于铭远重新回到了他的身边。

  想明白这些的时候,姜沄正坐在手术室门口,母亲正在手术室里抢救。姜沄流了很多眼泪,为母亲,也为她的儿子。

  如果老太太撒手人寰,杨臻以后还能快乐得起来吗?

  好在手术成功,姜沄也松了一口气。

  她确实难以接受本来能够像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过普通一生的杨臻和一个男人在一起,但如果那个人是于铭远,姜沄好像又都能接受了。

  自从姜沄坐上了车,杨臻的进食速度就慢了下来,姜沄催促道:“你快点吃,吃完下车。”

  杨臻愣了:“啊?下车干嘛?”

  姜沄放缓语气:“我跟小于单独聊两句。”

  杨臻了解他妈,要是讨厌谁那一张嘴能跟刀子似的,一个字一个字往人身上扎,他很不情愿:“有什么我不能听的啊?就在这儿说呗。”

  于铭远拍了拍杨臻的胳膊安抚他:“没事。”

  杨臻哦了一声,草草扒完碗里的米饭后打开车门,于铭远拦了他一下:“汤喝掉。”

  杨臻重新又拿起筷子,啃完几根排骨,又把汤喝了个干净后下了车,临关车门前,对着后座的姜沄说道:“妈你可别骂他啊,骂在他身疼在我心,你儿子最近脆弱得很,可受不了什么打击。”

  姜沄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行了吧你,赶紧滚蛋。”

  杨臻不情不愿地关了车门,站到车前,通过挡风玻璃,有意无意地往车里瞟。

  看他这幅样子,姜沄气不打一处来:真没出息。

  杨臻不在,车内的空气沉寂下来,于铭远内心很忐忑,不知道姜沄要和自己说些什么。他默默组织着语言,想着等下如果姜沄表达她对他们在一起这件事不赞同时说些什么能稍稍挽回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