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熙熙攘攘见明月第25节(1 / 2)





  他看到灯罩一面写着:金榜题名,康泰亨通。

  一面写着:癸戌年六月廿一。

  不是他的生辰,金榜题名,也不可能是对他的祈愿。

  癸戌年生,她祝愿的那个郎君,今岁二十有二,长她三岁。

  褚昉望着冉冉高升的灯,拳头紧了紧。

  一时之间,所有破碎的点点滴滴汇聚在一起。

  陆鸢珍视的那本书,与她字迹九分肖像的著写人,她亲手制作的书签,她最喜欢的那句箴言,甚至,她闺房里那幅《凌儿踏春图》……

  凌儿,康凌子……

  明明有这么多细节,这么多破绽,他为何从未想过,她心系之人,从来不是他这位夫君?

  凌儿,那人曾经亲昵地这样唤她,曾经眉目含笑为她作画,曾经津津有味听她讲四海八荒的趣事,是否也曾与她共乘一骑,游园赏春?

  她呢,嫁与他三年,可曾有一刻真正把自己当成褚家妇,当成他的妻子?

  她不肯为他生儿育女,不惜自请休弃摆脱褚家,都是为了那个男人吗?

  三年了,她为他妇三年,竟对他无丝毫情意眷恋?

  那人在她心中,便是如此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吗?

  褚昉望着那灯,忽然笑了下,拔出贺震随身佩戴的短刀,高高抛了出去,直接将那盏灯横空截断。

  人群的惊呼声中,一团火极速坠落,落在空旷的敞原,就着原上的枯草随即蔓延一片,那只布偶不可幸免,葬身火海。

  “姑姑的灯!”小侄儿要去救那只布偶,被陆鸢阻下。

  敞原上空都是燃着的灯,万一再有不慎落下者,很容易伤到侄儿。

  “没事的,上天已经听到姑姑的祈愿了。”陆鸢安慰着侄儿,望向那团火,怎么会落下来呢?

  而贺震在褚昉飞刀出去时就震惊地差点呼出声,下意识拉着他远远避走,直到离开文庙一段距离,人烟僻静处,他才敢问:“将军,你为何击落长姐的灯!”

  褚昉不发一言,推开贺震,引哨唤马,径自驱马离开。

  他的怒气突如其来,神色凝重,行事又极其反常,贺震怕他出事,不敢叫他独行,立即打马去追。

  回到安国公府,褚昉丢下一句“不必跟来”闪电般跨进门去。

  贺震想他左右是回家了,应无大碍,叫人给褚暄传话,让他照应着些,而后折返文庙。

  将军抛出去的那把短刀是陆鹭买给他的,他得找回来,万一被陆鹭捡到,他没法交待。

  褚昉拿出那本残破不堪的《笑林广记》,一字一句斟酌细读,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她放在心底的那个人,究竟是谁?

  褚暄受贺震之托,特意寻个借口找来璋和院,见兄长全神贯注看一本破书,想来无事,便没出声,打算悄悄折返。

  “何事?”褚昉目光仍在书上,但显然已察觉褚暄来了。

  他音色沉沉的,如冷玉斫冰,听得褚暄心底发毛。

  “我,我有几篇文章看不懂,想烦你给我讲解一二。”

  这是褚暄唯一能想到的、不会加重兄长怒气的借口。兄长喜欢好学才高之人,对他学业抓得紧,他以此为由,兄长总不至于迁怒他。

  褚昉看弟弟一眼,暂时收起《笑林广记》,说道:“拿来我看看。”

  褚暄忙不迭把几篇文章铺在书案上。

  “今天我去参加诗会,见了些一道参加殿试的朋友,大家一起切磋,其中几篇文章,大家都说好,我拿回来学习学习,但实不知好在哪里。”

  褚昉道:“有些是沽名钓誉,有些是真才实学,你要学会自己分辨。”

  他一目十行看过第一篇,从几个关键点切入,有的放矢地分析了优缺之处,教导弟弟学会把握思考方向,开始看第二篇。

  褚暄还在消化第一篇的内容,他已又开始讲解第二篇,褚暄也不敢叫他等,只能囫囵吞枣地听着,连声附和。

  至第三篇,褚昉看了很久。

  久到褚暄都以为兄长遇到了难题。

  “三哥,怎么了?是不是也觉得这篇最好?他们都说这篇是最好的,见解独到,厚积薄发,鞭辟入里,总之就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褚昉没有接弟弟的话,直接跳到文章最后看了署名:周玘。

  “这位是周尚书的三公子,他不喜与人交往,深居简出,你大概不认识。”褚暄见兄长盯着署名出神,解释了句。

  周家三公子,周玘。褚昉是见过的,第一次听到他,是从陆鸢口中。

  “你先回去吧,这篇文章我好好看看。”

  音色比方才还沉。

  褚暄连连道好,拔腿就溜。

  走到门口,又觉兄长实在反常,想到嫂嫂也不在家,遂回头关心了句:“三哥,嫂嫂没跟你耍脾气吧?”

  兄长包庇表姐一事的确太不公道,嫂嫂极可能恼了兄长,一气之下住到娘家去了。